中国可能还得过上几十年才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空气质量,但这些都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国家必须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上投入重资,以应对雾霾天气给公民健康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北京市政协委员常纪文建议,侧重冬季防治雾霾,应当重点评价和考核每年1月3月和10月12月的大气环境质量,尽快建立采暖季高排放企业错峰生产分类管理名录。这意味着2017年我国必须拿出更多、更有效的大气治理良方。
多地两会上,代表委员表示,除立军令状、推动联防联控外,利益导向的市场机制也是解决区域空气重污染的有效手段。刚刚履新的北京市市长蔡奇,在北京两会期间坦言,尽管前一阶段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仍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如何加强跟公众的沟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形成全民治霾的格局。广东省明确,2017年,要确保优良天数稳中有升。区域联动共治,应成为治霾的重要一环。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特邀人士、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徐明也建议,应破除行政壁垒,将各行政区单打独斗的雾霾治理,转化为区域协同治理,平衡各地区环境权利与义务,共同治理区域污染。
继续深化散煤、焦化、露天矿山、道路车辆污染四个专项整治。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目标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那么问题来了,乌兰巴托没有北京这么多的机动车,也没有河北的钢厂、水泥厂,乌兰巴托的雾霾问题为什么也是这么严重呢?答案只能是严冬下乌兰巴托及周边居民为供暖所烧的散煤和薪柴。
在2016年底北京遭遇严重雾霾的那些日子里,北方邻国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的PM2.5在某些时刻超过1000,数倍于北京如果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与修复,或者经治理与修复但未达到相关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不予批准相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办法》规定,对拟开发利用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污染地块,经风险评估确认需要治理与修复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开展治理与修复。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相关开发利用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管控。
记者1月18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我国首次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由第三方机构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效果评估,编制评估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时间不得少于两个月。
根据《办法》,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名单的,环保主管部门应通知土地使用权人。土地使用权人按规定进行土壤环境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并将报告主要内容通过其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办法》提出,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行终身责任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对造成土壤污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办法》提出,对未按规定开展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的行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办法》提出,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行终身责任制。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相关开发利用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管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对造成土壤污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记者1月18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我国首次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对拟开发利用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污染地块,经风险评估确认需要治理与修复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开展治理与修复。
如果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与修复,或者经治理与修复但未达到相关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不予批准相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由第三方机构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效果评估,编制评估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时间不得少于两个月。
《办法》提出,对未按规定开展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的行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根据《办法》,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名单的,环保主管部门应通知土地使用权人。土地使用权人按规定进行土壤环境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并将报告主要内容通过其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开今年,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多个省份,均提出了明确的治霾目标。除了上述措施外,不少地区还规定,针对环境污染要建立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度。此外,陕西要力争关中地区PM2.5浓度降低3%以上,优良天数平均增加5天。
对此,宁夏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行河长制,加强黄河支流、入黄排水沟、重点湖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取缔企业直排口,严厉打击污染黄河行为,坚决保护好母亲河。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对外公布,该意见明确了推行河长制的主要任务,即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涉河湖执法监管。
北京1月19日电 近期,伴随着2017年省级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出炉。北京方面也明确,要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改善国家和市级监测断面水质。
今年,治理环境污染依然是各地的重要议题,治霾、落实多地立下治霾军令状河北要求PM2.5平均浓度下降6%以上近几年,治霾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在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上也不例外。作为空气污染问题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河南明确,2017年要继续开展大气治理攻坚,全面完成国家空气质量改善终期考核目标任务,确保PM10、PM2.5浓度稳定下降,空气优良天数200天以上。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9条,完成57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另外,云南还提出要实现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低于98%,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不低于8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主要出境、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天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燃关停7台煤电机组和380座燃煤锅炉,关停淘汰落后企业100家,PM2.5年均浓度降幅好于去年,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目标任务。例如,陕西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全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江西也提出,全面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云南明确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不低于80%除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也被多地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其中落实河长制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北京方面则明确,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增加环保执法编制,组建环保警察队伍,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惩处偷排超排行为。意见还提出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
北京建环保警察队伍 陕西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定下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未来一年,各地打算怎么干?有啥狠招?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河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各地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市县,都要制定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城区工业企业调整退出、工业园区调整、散煤治理、矿山关闭复绿等规划,明确年度目标,定期公开结果,严格考核奖惩。北京方面提出,2017年,将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力争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云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狠抓环境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长江、珠江等六大水系和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陕西则强调,要把治霾作为环境保护的头号工程,坚持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措并举,大力推进以关中地区为重点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对一切环境违法行为做到零容忍。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今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6%以上
对此,宁夏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行河长制,加强黄河支流、入黄排水沟、重点湖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取缔企业直排口,严厉打击污染黄河行为,坚决保护好母亲河。北京方面提出,2017年,将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力争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北京1月19日电 近期,伴随着2017年省级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出炉。作为空气污染问题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河南明确,2017年要继续开展大气治理攻坚,全面完成国家空气质量改善终期考核目标任务,确保PM10、PM2.5浓度稳定下降,空气优良天数200天以上。
北京方面则明确,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增加环保执法编制,组建环保警察队伍,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惩处偷排超排行为。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对外公布,该意见明确了推行河长制的主要任务,即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涉河湖执法监管。